[网办大厅] [图书馆] [学术期刊] [电子邮件] [校外访问] [办公系统]

华体(中国)召开新专业建设工作协调会

323日,华体平台召开新专业建设工作协调会,校长张志强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胜利主持会议。发展规划处、财务处、教务处、招生与就业处负责人、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学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

张志强指出,2021年学校共有6个新专业获教育部备案并批准建设,包括金融科技、数据计算机应用、智能制造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建造,获批数量在辽宁省位居前列,这充分说明学校的专业布局与建设工作符合国家发展大势和产业发展需求,能够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予以思考和应对。

张志强对新专业建设工作提出三个原则:第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优势专业的引领性发展。新专业申办不是学校发展的广告噱头,而是综合考虑教学资源、就业需求等多方面的建设条件来最终确定的专业发展规划,因此,在新老专业的结构布局上要进行优势分析,不能以是否新专业为资源配给的优先选择标准,而应将资源优化倾向的标准设置为是否优势专业,支撑优势专业率先发展,才能引领其它专业的科学建设导向。第二,优化专业结构,确保新专业稳定发展。专业的长期发展应是一个纵向思维的实践过程,启动期应主要考虑现有资源的供给情况,通过同质类专业的停招、撤销、合并,对专业布局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无效占用,以保证新专业的顺利启动;在后续的发展期,需要结合专业所在学院的长期发展规划,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流专业建设、新一轮审核评估等工作要求,从生源优化、培养过程优化、教学资源优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和充分论证,以保证新专业向优势专业的稳步过渡。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专业特色发展。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转型高校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与高校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优秀企业,拥有强烈的合作愿望、先进的合作模式、成熟的企业师资、完善的实践条件,结此良伴同行,方为育人捷径。因此,各专业要从育人成效出发,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将其发展为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从而提升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教务处 发展规划处 联合供稿 金会刚/摄

编辑:徐文路